故事,不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现在,我给自己的故事找到了一个核心——“孤独”。如何从这一个孤零零的词变成一个故事呢?
首先,我需要能用一句话描述我的故事,就好像所有电影小说的“剧情简介”一样。
那么,事情变得简单多了,我只需要先把这一个词扩充成一个句子。
什么样的句子呢?
让我先看几个例子。
《罗马假日》讲述的是出逃的公主与一个穷记者在罗马邂逅并度过了快乐浪漫的一天,最终,两人因身份有别,相爱却无法相伴的故事。
《这个杀手不太冷》讲述的是职业杀手莱昂搭救了小女孩玛蒂尔达,两人在相处中渐渐产生感情,最终,莱昂为救小女孩而死去的故事。
复杂一些的,像《蝴蝶梦》,讲述的是年轻的女子嫁给贵族文德斯先生后,发现文德斯先生死去的前妻——丽贝卡的阴魂依然徘徊在曼德利庄园的每个角落,最终真相揭晓,两人解除误会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其中的真相是,美丽的丽贝卡放浪又恶毒,与文德斯先生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丽贝卡在患绝症临死前,故意激怒文德斯先生射杀了自己。
《蝴蝶梦》是一个嵌套故事,一部分是年轻女子“我”与文德斯先生的邂逅与婚后生活,另一部分是丽贝卡在曼德利庄园的种种作为。
如此如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故事,都具备了一个记叙文应该有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我想额外再加一个,结局。毕竟,事件发生了,总要有个结果嘛。
即使是开放性结局的故事,也有自己的结局。只不过它的结局有2个或者更多,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和猜测。
事件
既然故事讲述的是一件事,那么,就先来看看,这个事件到底是什么。
在《罗马假日》里,是公主偷偷出逃后在广场的长椅上睡着,被一名记者发现;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是坏警察屠杀了女孩一家,而女孩正好从外归来;在《蝴蝶梦》,关于“我”的故事里,是“我”接受文德斯先生的求婚,来到曼德利庄园;而在关于丽贝卡的故事里,是丽贝卡发现自己患有绝症的事实。事件,是某件被动发生的事情,去打破角色原有的生活轨迹。
所谓“被动发生”,是指这个事件并非某个角色的主观想法或常规行动,而是一件意外发生的事。例如,我想喝水,于是我去打了一杯水,然后我喝掉了……这不是一个事件。我想喝水,于是我去打水,这个时候听见我的男友竟然在和我的闺蜜调情!这才是一个事件。
所谓“打破角色原有的生活轨迹”,是指这个事件带来了某些改变,进而引发了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行动。比如,我冲上去对着男友,哦不对,是前男友,施了一个阿瓦达索命咒。
因此,事件,是个触发器,是整个故事的起点。
这就是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所提到的“激励事件”——“激励事件首先要打破主人公的生活平衡,然后在他心中激起恢复那一平衡的欲望”。
《故事》是一本了不起的书,任何打算写故事的人都应一读。
在一个简单故事中,只需要一个事件。比如,雷·布拉德伯里的短篇小说《暗夜独行客》中,事件是某位行人在夜晚的街道上散步,遇到巡逻的警察。
在一个复杂故事(长篇小说或者影视剧)中,是一连串事件的组合。
以《罗马假日》为例。熟睡的公主被记者发现,这是一个事件,于是记者将公主带回自己家,这是后续发展。记者发现自己带回来的少女就是报纸上的安妮公主,这是第二个事件,于是记者打算借机偷拍公主,故事再次发展。其中,又有更多更小的事件,比如主角在罗马游览的一天里,公主不小心骑上记者的小摩托是个事件,两人碰到皇室派出的便衣警察也是事件。
如果给一个故事画一个波形图的话,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波峰,所有事件串联起来,组成一个故事。事件所带来的冲突和改变越大,故事也就越精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跌宕起伏”。
人物
接下来,再看看人物。
我决定把几个故事中的人物替换掉试试。比如,《罗马假日》中的女主角如果是赵敏,就会和男主角远走高飞;《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女孩遇到的如果不是莱昂,而是别的什么邻居,门没有打开,女孩被枪杀,全剧终。
这么看来,人物时刻影响着故事的走向,进而决定故事的结局。
成功的角色塑造,赋予人物独特的背景、经历和个性,是这些造就了他们在某个事件中的行为,进而导向属于这个角色的独特的结局。
其实,很多写作者都曾经表达过类似的意思:随着写作的深入,故事中的角色仿佛自己活了起来,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一切顺其自然地发生,而作者只是这一切的记录者。
时间和地点
在很多故事中,时间和地点似乎是可以任意更换的。比如公主和记者可以在罗马邂逅,也可以在温哥华或者维也纳,他们邂逅的时间可以是春季也可以是冬季。时间和地点改变了故事所发生的场景。把这个故事排成一出舞台剧的话,时间和地点影响的仅仅是舞台上的布置,不会改变故事的走向。
但是,在某些故事中,时间和地点似乎又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例如在上面提到的《暗夜独行客》这个故事中,行人与警察在街头相遇,这样一个简单事件,如果发生在大都市的某个星期六下午,双方交错而过,不会有任何交集。而在一个令人窒息的高度集权统治的世界里,只有主角一个人徘徊在夜晚的街道上,于是,主角将被警察盘问、逮捕,甚至被处决。
那为什么有的时间和地点不那么重要,有的却又成为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呢?
在《暗夜独行客》中,时间和地点实际上承担了背景设定的功能,即“高度集权统治的世界”和“夜晚”这两个设定。至于故事具体发生在几点钟,主角是走在地铁通道里还是人行天桥上,也是无关紧要的。
在《罗马假日》中,同样存在着背景设定,它的设定是“某个繁华城市”的“和平时期”。只不过,因为这个背景设定与我们本身所生活的世界太过接近,而容易被忽略。
因此,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确实不重要。但背景设定,是故事生长的土壤,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样,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将会发展出截然不同的故事。
故事的要素
这下很清楚了,故事的要素包含了事件、人物、背景设定、结局、时间和地点。
想要创造一个故事,需要先有一个事件,这里是一切的起点。
接下来,赋予人物以个性,TA在这个事件中将会如何反应?
事件所发生的这个世界的背景设定是什么,会令故事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在人物和背景设定的共同作用下,事件最终将迎来怎样的结局?
最后,选择一个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用来烘托故事的氛围。
其实,写作的顺序因人而异,这只是我个人觉得比较舒服的思路。适用于不知道要写什么,不知道如何动笔的时候。
有时候,当灵感突然涌来呀,哗啦啦啦的,堵都堵不住,还管什么设定?想到什么就赶紧写下来呗!回头再慢慢整理、加细节、优化。
3 条评论 “我想写个小故事(二)”
ocIi slgOodfJ cPoJCu CkqDq mxgsg OREy
xNi TfXAqO yekOFM IwjBVB OJoPfuvp CgO
1